终日在崇山峻岭中跋涉,在黯黑隧道中巡检,是一场看不见终点的马拉松,不仅辛苦,还有不为人知的单调、孤独和寂寞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33年来,吉林通化工务段桥隧车间第一维修小组扎根长白山腹地,坚守工匠之志,传承工匠之魂。他们说,我们身处高山密林,但心里始终有一个“大国工匠”梦。岁月往复,车轮滚滚,这个梦从未动摇。
“桥长334.5米,桥孔总长297.03米、桥枕908根、钩螺栓1816个,护木总长586.08米……”多年来,刘传双经常记不住老婆孩子的生日,甚至忘了自己的生日,但对梅集线127公里282米处钢梁桥的数据却张口就来。
这是第一维修小组的基本功。小组负责的梅集线、通灌线、鸭大线内所有的桥梁、隧道、涵渠,每一处位置、每一套设备都已深深地印刻在组员们的脑海里。
刘传双笑着说:“小组学习技术都有些内卷了,大家比着学、赛着学,对关键路段技术数据,基本上每天一练、每周一比,个个不服输。”
李志光来到第一小组后,发现组里缺少电工、电焊工,立马买来专业书籍学习,白天有空向师傅请教,晚上在家啃书本。每逢周六、周日,他就到单位练功场,用废料练习焊接。几年来,数不清的材料在反复试验中被焊得“千疮百孔”,他身上也被烫得伤痕累累。
“那段时间,根本看不到他的影儿,早上我们没起床他就上单位了,晚上我们睡觉时他还没回来。周末回来了,还带着一身伤。”妻子王玉敏话语中有一丝埋怨,但更多的是心疼,“李志光那时候像疯了一样学习,劝他放松点,可他说小组所有人都有‘绝活’,不能拖别人后腿。”
2018年,李志光成功考取电焊工职业资格证。如今,他成了小组里的“技术大拿”。
桥隧工外表看起来粗枝大叶,干的是体力活,可实际上往往需要“绣花功夫”。因为无法预知巡检中会遇到什么大事小情,所以特别需要多种技术储备。第一维修小组个个“身怀绝技”,木工、瓦工、油漆工、电焊工等工种的技能,人人具备。
小组组员多半是班长宫汝文带出来的徒弟。老宫带徒弟不是私相授受,是在工务段里正式签订师徒协议。第一堂课,老宫通常不讲技术,先讲态度:铁路线上的每处设施、每个零件都关系着万千乘客的生命安全,巡道检修要把每项工艺、每个步骤都研究得明明白白,琢磨得清清楚楚,要做到“千百次作业标准不走样、千百次作业一个样”。
“90后”的王宏志是老宫的得意门生,上班时两人一起研究木工、瓦工等技能,下班后研究编制钢筋网、预制人行道步板,晚上老宫还要打电话嘱咐他背诵安全施工的相关规定。经过几年的磨练,王宏志多次荣获沈铁集团和通化工务段技术状元、技术能手、技术标兵等称号。
第一维修小组盛产“全能运动员”,谁身上都有“绝活”。后进小组的关龙,主动利用休息时间给机械设备做保养。别人干完活休息了,他还得忙上一阵子。经他“过手”的设备,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、安全高效,组员们叫他“保养师”。他说:“要想把活干好,家伙式儿必须整‘硬实儿’了,这个细节绝不能忽视。”
第一维修小组坚持每天一练、每周一赛、每月一演习、每季一比武,33年从未间断。专心致志地学、一丝不苟地练、兢兢业业地干,为的是“关键时刻不掉链子”。
2016年9月,第一维修小组在巡检中发现铁路沿线一处桥梁端挡砟板窜动,两根轨枕处于悬空状态。碰到这样的新问题,组员们有点挠头。刘传双立即率后援力量赶到现场,5个人蹲在梁头上边研究边试验。在选用整块瓦、木模板试验接连失败后,刘传双果断决定尝试使用6毫米铁板插入梁头处。试验终于成功,小组一举破解了挡砟板窜动的技术难题,在不间断行车的情况下成功排除险情。
2022年8月一个深夜,突降暴雨,梅集线一处“下穿立交桥”路面积水严重。赵宝臣和关龙接到通知,第一时间赶到现场,发现情况比想象的还要糟糕:由于杂物淤堵、排水不畅,已经烧坏了两个水泵。剩下的备用水泵没有自动控制系统,手动操作费时费力又有风险。一急之下,两人决定现场改造水泵。凭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演练经验,两人摸索着改变电源线路、安装改善控制器、传感器,忙活了将近2个小时,终于给水泵安装上了自动控制系统,地下积水得以顺利排除。
偏毫厘不敢安,千万锤成一器。第一维修小组的人都知道,正是有平日里不敢偏毫厘的“千万锤”,才能够在紧要关头“成一器”。他们打造的这个器,虽无形,却重逾泰山。它只有两个字,叫做:安全。
来源:吉林日报彩练新闻
作者:记者 于迅来 曹梦南
总编:隋二龙 石巍 韩铁英
转载编辑:初慧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人人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36 联系邮箱:8557298@qq.com